精彩小说尽在小说三千网!

小说首页分类书库 手机阅读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首页 > 武侠 > 《走进修仙》在线阅读 > 完本感言——大概三分之一的圆满

完本感言——大概三分之一的圆满

吾道长不孤


        当“路还很长呢”几个字从输入法落入ord文档之后,我整个人都好像要瘫倒了一样。

        压榨自己一百多天,算是为这一本我写了四年的书画上了一个虽不至于圆满,但至少还算满意的答案。

        完全没有现实感。明明说想要休息、放松一下,但是总觉得还有什么东西要做,不写一点东西,就觉得哪里不对劲一样。

        这一本书从2015年初开始写,一直写到2018年末,接近四年了。

        这四年,我也从大学,一直到工作实习,然后到全职。

        这些年我的变化也是很大的。正是因为如此,在我这本书中,长生者们所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

        我四年尚且有如此变化,那些千年万年的智慧生物呢?

        很难想象。

        当然,对我来说,这四年的变化,更多的还是好的吧。

        至少,《走进修仙》最初的一部分,是我自己都不忍心看的玩意――写得太烂了,我是怎么写出这种玩意的?当年写这个的我难倒是(哔――)吗?

        大约是我进步了吧,这倒是一件好事。

        《走进修仙》是我的第一部作品,也注定是最不成熟的作品。

        这样想来,真的是很遗憾啊。

        它的设定确实是很有意思。在专业人士的帮助下,有很高的完成度。

        只可惜,四年之前、三年之前甚至是两年之前不成熟的我,反倒是最拖累这部小说的一个部分。

        在我看来,这部小说最前面的三分之一基本,简直让人无法忍受。中间三分之一,还算是勉勉强强,但是还是存在“地下篇”这种冗长又无趣,还看得人痛苦的东西。

        真正有完成度的,也就只有最后三分之一――根据起点APP的进度条来看,大约也就是从“心想事成”那里开始的。

        一个凡人的求索者,与神谕机掌控者的对决。

        从这里,故事才算是“完成”的样子。

        我只能对看到最后的读者表示感谢。

        感谢大家愿意为了这一部分的剧情,撑过了前面的部分。

        而造成这种效果的,除了我自己水平的进步之外,恰恰也是因为我思想的变化。

        四年之前的我,是一个单纯的技术崇拜者。在当年的我的理解里,一切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技术问题”,所有不满都可以归结为“技术不够进步”。

        大刘公开表示自己是一个技术主义者。这句话影响了当年的我――当年,四年之前的我所看到的,自然是更浅薄的地方。

        我当初只是想要写一本讴歌技术与科学进步的小说。

        ――当然,这也是从神京篇才有的想法。神京篇之前,我还只是想着“随便写写,练练笔速”。也正是这最开始随便的态度,导致了这部作品前期质量……简直灾难。

        而这一想法,在灵凰岛篇达到了极致。

        “愚民们,不管你们愿不愿意,不管你们是否接受,不管你们觉得过程是否符合预期,我都给你们带来了更充足的物质、有可能长生的未来、完整的生命、自由的思想。你们不想要也没关系,就带着对我的愤怒好好享受我赏给你们带来的美好人生吧――反正后面的事情也不关我事。”――这是王崎所给出的答案。

        因为我是改革开放之后才成长起来的一代。我印象之中,我家最穷的时候,曾在禽流感时期购买折价的鸡架补充营养。尽管能够在超市上市的禽肉多半是安全的,尽管小时候吃肉还是很开心的。但是这件事现在想来,也是格外辛酸。

        而我这一代人,也看着家长的手机从小灵通,一直到翻盖,再到早期智能机。

        我大学时候得到的第一款手机,就是小米2S,已经相当成熟了。

        而支付宝一类原本不存在的事物,也是在我成长的过程之中出现,并拥有了改变世界的力量。

        这一切都是“技术”的伟力。

        而起点的部分科幻之中,“土著与某种灾难抗争却无能为力,拥有更高技术的主角有惊无险的将之解决”,也是技术崇拜的另一个缩影,或者一个变体。

        “技术”就是力量。

        而导致我发生动摇的,则是在我大四实习的那一年。

        我切实的体会到现代生活,知晓现代生活下所存在的压力与剥削。所以我开始反思,技术是否真的就意味着幸福?

        当然,我并没有否定自己对于“技术”的追求。我至今仍旧对那种“肉体苦难配宗教体验”的精神幸福嗤之以鼻。追求技术本身是没有错的。

        但如果不驯服技术的力量,技术也会对人类造成伤害。

        或许技术真的可以解决一切人类会遇到的问题――但是在这个技术降临之前的人呢?这个技术降临的过程之中,是否存在无法获得利益的人?是否所有技术都能造福所有人。

        这恰好也是地底篇创作的过程。

        梅歌牧或许是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会利用技术作恶,会将被损害的、没有顾及到的人放在王崎面前。

        这算是一次拷问?

        或许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吧。

        但是对故事来说,这一段没有什么必要性。

        王崎是一个能说出“愚民们,就带着对我的愤怒好好享受我赏给你们带来的美好人生吧”的人。他是一个理性生物,会毫不犹豫的践踏一切挡路的奋臂螳螂。

        王崎不是“恶人”的唯一理由,就是他足够聪明,保证自己不会站在“邪恶”的一方――他所做的事情,多半会符合绝大多数人在长期上的总体利益。他会永远站在“进步”的一方。

        梅歌牧对王崎的反问,注定是没有效果的。

        这也是我需要向看过这一段故事的读者们道歉的地方。

        我的思考没有得到答案。如果真的想要得到一个完美的结果,那应该去社会学家的专著中寻找。

        不过,也就是在这一篇之后,这部小说才算是走向成熟了。

        星辰大海篇之后,剧情节奏与文笔才算是走向成熟。

        当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也算是把握了自己真正的想法――我们应该作为人,去掌握理性的力量。

        这一句话,应该就是我四年最大的成果了。

        这四年,为了写好这一部小说,我也逼迫自己去读了很多书。卡尔・曼海姆、索绪尔、马克思、罗素、胡塞尔、海德格尔都读过一些。而对我来说,写作的过程,也就是思辨的过程。

        讴歌理性――这是我最终得到的答案。

        而我的故事,也就是为此而存在的。

        天人――拥有至高之技术的存在,或许可以做到“不管我怎么想,宇宙都会服从我”的境界,他们的一些思维方式,在凡人想来,或许是“感性”的。

        但理性之道,正是凡人击穿未知壁垒的力量。

        这就是这部书剧情的核心。

        而除了这个核心之外,《走进修仙》的主线剧情,大约可以拆分成“三条半”的主要仙路。

        “数学:希尔伯特二十三问――哥德尔一阶完备――不完备/不可计算――类型论/内模型/可构造性/计算机科学――朗兰兹纲领”。

        “微观物理:粒子――标准模型/超弦/凝聚态/量子计算机”

        “生物学:化形法――基因表达――中心法则――朊病毒”。

        这是三条完整的线路。

        “天体物理:黑洞/引力――奇异性”

        这可以算是半条了。

        天体物理学的领域,不是这一本书主要讨论的部分。另外,这一部分,也算是……这本书最为狂想的部分吧。

        我甚至使用了一些……天体物理学领域尚未证明的猜想、并非主流的推论,等等。

        比如说,曾让王崎“感到不适”的“全息原理不存”。但本质上,全息原理在我们宇宙也不是绝对成立的――你首先还得接受某些黑洞热力学的结论,或者说,“先验地预设这些结论正确”。

        又比如说……灭世奇功拉古斯玄宇宙成立的原理。但现在天主流其实认为,宇宙哈勃半径与史瓦西半径相近,或许只是一个巧合。

        实际上,现在大家所能够理解的、关于黑洞的推论,多半都具有这样的问题。

        我们还没有近距离的直接观察过黑洞。

        实际上,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只能称之为“推测”。

        我在这里选择了更加适合故事发展的推测。

        不过,与之相反的,就是生物学的路线。尤其是朊病毒篇,里面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过程,我甚至都可以拉出论文来作为论据。

        在这里我必须感谢我的老朋友晨风零雨同学,一位神经生物学的研究者,甚至帮我纠正某些生物学过程之中的小细节、纠正许多名词与概念的使用。希望他和他养的那些让我“开开眼”的猴子能够继续活跃在学界之中。另外,也感谢在美国做实验的Cafune同学,感谢帮我纠正一些关于生物学实验室的细节问题。

        “微观物理学”算是比较翔实的一部分了,存在感也不低。不过很大程度上,这本书的微观物理学,都在和“灵气论”较劲。这一条线路上,王崎通过在这个世界“证伪超弦”/证明灵气宇宙、超弦理论有重大错误,来完成了最后也是最大的蜕变。

        另外,这一条线路,最终也指向了“这个宇宙存在不同谱系的理论”这一事实。

        另外就是“数学”――这一篇章的重点,除了给王崎同学刷资历之外,最重要的,还是提出“计算机的等级”以及“天人大圣到底可以多强”的描述。

        “黑洞精可以有多强?二阶完备。”

        “天人大圣怎么形容?不可达基数,起码三阶完备。”

        不过,这一条线路,多少也是有一些遗憾的。

        我没有给“雪国派/苏联学派”安排足够的剧情。

        苏联学派是亨利・庞加莱思想的继承者与发扬者。他们是二十世纪后半叶最为辉煌的数学家团体之一。布尔巴基学派“自然衰老”之后,战斗民族的数学家就成为了世界上最好的数学家。

        只不过,由于冷战的原因,苏联学派在西方的影响力很弱。关于数学史的书籍之中,他们存在感稀薄。

        不过,格罗滕迪克隐居、布尔巴基学派式微、冷战结束接连发生。铁幕瓦解之后,大量的俄国数学家受聘成为美国大学的教授,苏联学派的数学思想,终归是统治了当今的数学界。

        我大约是在一年之前意识到这一点的。但此时,能够给他们剧情的空间也不多了。

        只有非得要搞“封闭类时曲线计算机”的时候,才将他们拖出来――真是过份啊。

        现在大约还算是连宗的时代,但是连宗的存在感却不够呀,啧啧啧……

        王崎选择相信数学实在论,是因为他确实目睹了“物理规则不同但数学规律一致”的不同宇宙。他在研究过程之中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可惜的是,我还是没能以渐进的形式刻画这一点。

        苏联学派对布尔巴基学派的态度,也绝对没有剧情之中雪国派对筑基学派那样友好。

        总体来说,王崎选择离宗,则是进可以参与“计算机的等级”的讨论、方便描述天人大圣的强度,退则可以与索绪尔、乔姆斯基的语言学路线交联,进而与“人工智能”、“遗传学”产生关联。

        而计算机科学,又是“共识算法”这个重要概念的。

        如果我当年定大纲的时候,天体物理学的成分更重一点,说不定大家看到的就是连宗版本的王崎吧【笑】。

        不过说到底,连宗与离宗的差异,便是“选择接受的公理”有所不同而产生的“谱系”的差异。人的逻辑思考,是必须要有一个“原点”的。这个原点就是“公理”。而是否接受一个公理,就多是一个美学的选择了。

        王崎的离宗最终战胜连宗,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数学实在论”更有利于增强人族的凝聚力,重建主体间性。苏联学派选择相信数学的“可构造性”,是否是因为亨利・庞加莱这位几乎可以算物理学家的数学家,所提出的数学观念,与“唯物主义”更加契合呢?

        但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审美的选择吧。选择相信数学实在论的数学家,不可能无视相信构造性活动的数学家的成果。反之亦然。

        或许人类的公理选择与自然本身无关,又或者这两种看法会在更高层面上达成统一?

        遗憾的是,我终归没有更多的剧情,去推演雪国派的思想会在这个世界如何演变了。

        而几条线索,也就在这里达成了联系。

        迷宫篇之后的剧情,实际上就只是“可观测宇宙掌握资源最多的、最聪明的前知者王崎”,通过“理性”与“前知”两种不同的思考能力,布下的最后一个局。

        “生物学”线路上的化形法与病毒,构成了灭世功法的一个要素。

        “天体物理学”提供了另一个要素。

        而在更早的时候,天人大圣文化之中对于集群智慧、AI的厌弃,便是这一刻的伏笔。

        “廉价量子比特对珍贵逆时序逻辑门”的伏笔,以及前知者“涌现”的能力,则是王崎保证这一局不会被破解的力量――从救济天魔王开始,王崎与几位前知者的对话,都是为这一刻在准备着。

        最后的一瞬间,所有线索关联到一起的感觉,真的,太爽了。

        对我来说,这个故事,实际上是在“神京”才开始的。

        由黑洞精的话题起始,并在一个黑洞精的讲述之中结束

        一个完整的故事。

        对我来说,我已经做到了。

        “故事”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提供给人以“惊异感”――有一种“挖槽还有这种操作”的惊异,正是阅读快感的重要来源。

        这一点,欧亨利就总结得非常透彻。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想,我最后的故事,应该称得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

        ――或许对提前一个月就看出我大结局走向的willien朋友是个例外?

        朋友啊,你提前一个月爆料结局,我还吃不吃饭啦!大纲撕啦――哈哈,开个玩笑。willien应该是我最早的读者,也是第一个对我那个随手写的“灵气公式”展开严肃讨论的人。

        我写下那个扯淡公式的时候,是绝对想不到自己居然真的根据那个公式,扯淡了一整本书,完成了“虚构的物理学”。

        感谢书友willien对我的鼓舞。

        另外,这里还要特别感谢我的书评区新版主Kyubey。这几年来,这位专业人士给了我很大的理论支援。

        我还要感谢那些在我爆更期间,帮我管理游戏账号的朋友们,感谢那些线下活动来看我的朋友们……

        感谢愿意看到这里的所有书友。

        谢谢你们陪我走完过了我不成熟的时期。

        谢谢你们看到这里。

        在《走进修仙》上,我最多获得了三分之一的圆满。对我来说,这绝对不是我的极限。

        希望我们可以相逢在下一个故事之中。


请记住本站域名:www.xs3000.com。手机版阅读网址:www.xs3000.com/mobile/

设置 手机 书页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设置X

保存 取消

手机阅读X

手机扫码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