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7 创新模式
落寞的蚂蚁
看到肖锋也是满脸震惊的神情,这时的万公子也是得意极了。 原来还有你肖锋也不知道的事情啊? 虽然这套养殖程序,以及设备,都是肖锋名下公司的工程师帮忙设计的。 可万公子合适还是难免心头的得意。 然后就开始给肖锋讲解了起来。 “其实,给牛住楼房,这也是你们公司的工程师设计的,养殖流程需要。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也难以相信呢……” 这肉牛养殖,绝对是万公子这个养殖场里的重中之重。 因为近些年来,随着国内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发生着改变。 以前国人更加喜欢吃猪肉,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以前太穷。 生猪又比较好样,出栏周期短,出肉率也高。 而且猪肉的含脂肪量也比较高,也更加适合国人的烹饪喜欢,最关键是吃起来香。 可是现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和国外的科技交流也越来越多。 人们也越来越了解,原来红肉里面,吃牛肉要比吃猪肉健康的多。 因为猪肉,哪怕是瘦肉的脂肪含量,都能达到百分之十三或者十五。 经常吃猪肉,人就更容易发胖,也更容易得病。 而牛肉的脂肪含量,则只有百分之七左右,所以吃牛肉,就不容易发胖。 所以近些年来,国人的牛肉消费量就越来越高。 目前国内每年的牛肉市场份额,大概在八千亿元左右。 这其中,国内的产能,也只能满足差不多六千亿元左右的份额。 也就是说,每年我们需要进口差不多两千亿元左右的牛肉,才能满足国内的牛肉需求。 而这个份额,还是在不断增长的。 要知道现在我国,人均年肉食的消费量,大概实在63公斤左右。 而这其中,有百分之七十五都是猪肉,而牛肉只占百分之十而已。 根据统计,我国目前人均牛肉年消费量,不过才5.95公斤而已。 而这和欧美人平均每人每年,要吃掉三十多公斤的牛肉比起来,差的可远了去了。 而随着我们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进入中产阶层,对生活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 那么我们国家消费者,对牛肉的需求量,也注定是要提升起来的。 所以万公子,其实这次搞养殖,真正的发力点,其实就在养牛上面。 因为他也很早就看清楚了,现在很多大佬都在搞养猪。 比如做网游的某位大佬,还有以前盖房子的那位大佬,甚至二马也都开始悄悄在养猪的产业里布局。 这些人看到的,只不过是未来几年,国内经济情况可能会出现下行。 老百姓的钱包可能会缩水,但又有吃肉的需求,所以他们纷纷进入养猪行业。 他们有资本,又可以找来有技术的专家,那么他们的养殖肯定比以前那种粗放似的小户散养模式要大大降低成本。 所以他们觉得这个市场是有利可图的。 而他们能看到的,万公子也一样能看到,可他更看重的是后期的发展。 困难可能会有,可一旦过去了这个坎,那么今后经济复苏之后呢? 难道他还要在这个行业里和那些大佬们竞争吗? 所以还不如,从一开始就搞出差异化。 所以他这个养殖场,其实重点就是在养牛方面。 而如果说到现代化的养牛,那可就和以前大家印象里的茫茫草原上,放牧的养殖方式大不一样了。 其实现在市面上的牛分两种,一种是草饲,一种是谷饲。 草饲的牛,说白了就是那种原始的在草场上放养的。 而谷饲的,则就是在牛棚里使用饲料喂养的。 而考虑到我国,草原稀少,以及很多地方要保护环境的问题,所以其实大量的谷饲养殖模式,才是更加适合我国的养牛模式。 而在我国的中部地区,比如豫南,鲁东等地区的养牛户,基本就都采用的是牛棚谷饲的模式。 只不过他们养殖的模式,都比较低端。 而真正把牛棚谷饲模式,发展到职高境地的,其实就是我们的邻居搞出来的和牛。 大家看日本,这个岛国,不但却农田,更没有多少地方适合养牛。 因为他们连基本的草原都没有,也就北海道那边有那么几块。 可为什么他们却能养出闻名世界的和牛? 就是因为他们把牛棚谷饲的喂养方式,发挥到了极致。 大家每当讲起和牛,脑子里第一印象往往是什么牛要喝啤酒,听音乐,还有人给牛按摩。 可却从来没有人去关注,那些和牛都住在什么地方。 神户可并不是一个有很多草原可以养牛的地方。 有很多和牛甚至终其一生,都生活在牛棚里。 而和牛的牛棚设计就非常的讲究。 去参观过和牛养殖基地的人,到了牛场,第一印象就是非常干净。 哪怕走进了也不会闻到牛粪的味道,而传统牛棚养殖那种牛粪于蚊蝇起飞。 我们国内很常见的,牛半身上糊满牛粪的情况,在人家的牛场里根本就不允许出现。 而万公子这个新谷仓式的牛棚,其实就是借鉴了日本人养和牛的经验。 只不过把牛棚设计的更大。 每个牛栏里的牛,每天早晨会在牛栏里固定投喂。 之后就会出栏放养了,哪怕是牛棚圈养的牛也要有这个步骤。 因为牛不能始终圈在牛栏里,时间久了牛会生病的,所以必须要让牛出来防风。 只不过和以往赶出牛棚,到外面野地里去放风不一样。 因为这个牛场没有那么大的面积,而且外面也没有那么多的草地可供牛啃食。 所以工程师,就专门设计了一个供牛行走的楼梯。 牛牛们除了栏之后,会在牧羊犬的‘呵护’下,缓缓沿着楼梯向上走。 这就是为什么给牛设计楼房的主要原因,在三楼和四楼,会有一个个小的广场。 等牛牛们进了这里之后,会有专门的通道连通,妞妞们就可以在这个广场里走迷宫了。 而且这楼层上面的顶棚是可以自动打开的,牛牛们可以在这里,接受日照。 甚至楼层里还有辅助的紫外线射灯,这样可以更有效的杀死牛牛身上的虫卵,和病菌。 而与此同时工人们,就要打扫牛棚了。 牛棚里的粪便全部通过地下排水系统,排入到外面的化粪池里。 再通过管道,直接输送到养牛场专门设计的沼气池里。 而产生的沼气,则可以供养殖场的员工们做饭洗澡。 还有其他剩余的,则要供给厂区发电设备,能够帮厂区解决很大一部分的用电问题。 至于沼气池里的粪便,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发酵之后,就变成了非常良好的农家肥。 到时候这些农家肥,一方面可以用到自家的农场里,另外甚至还可以低价出售一部分给本地的农户。 牛牛们在顶楼,享受完日光浴之后,就会被牧羊犬赶着往下走。 在下面的楼层里,还要进行一遍淋浴杀菌,然后才会回到牛棚。 这样就是一个流动周期完成。 而牛群回到楼下的牛栏里之后,楼上又要开始清理除粪杀菌的过程。 这样的设计,虽然整个谷仓式牛棚的前期投入成本非常高。 但只要建成,因为使用了很多耐久的钢材设备,这样的牛棚一经建成就可以使用很多年。 长期分摊下来,就可以大大的降低养殖成本。 而这种养殖的方式,最关键的问题,就是一举就解决了以往养牛最难解决的场地问题。 要知道传统养牛,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如何搞到一块高品质的牧场。 而且就算你搞到了牧场,每年牧场的保养和维护也是非常费钱的。 牧场要除杂草,还要保护好土地的肥力,否则第二年就长不出优质的牧草来。 而且还要看天吃饭,如果干旱不下雨,你还要灌溉牧场。 所以看起来,传统的养殖方式,好像初始的投入成本低。 但长期算下来,还真就不如这种牛棚谷饲的养殖方式划算。 而且这种集约化的养殖模式,还可以大规模复制,能够创造的经济收益会更高。 而如果说道牛肉的品质,那么经常吃牛肉的人可能都知道。 就和散养的鸡一样,草饲的牛肉,非常难以煮烂,不用高压锅,你就得炖两三个小时才行。 废火废料不说,而且还难以入味。 而谷饲的就好多了,肉嫩多汁,方便烹饪,还非常好入味。 如果真要说到营养价值,其实也就是半斤八两。 不用扯什么天然的就已经会比工业化的产品好。 其实发展到如今这个工业大同化的时代,其实有时候工业批量生产出来的东西,品质真的要比很多所谓天然的产品要强! 万公子得意洋洋的给肖锋介绍了他这新时代牛棚的情况。 “所以啦,这样放养的牛,出品的牛肉品质,其实比那些散养的一点都不差的啦。” “而且虽然使用泛美农业开发公司的饲料,会大大缩短肉牛的出栏周期。” “可牛肉的品质却一点都不会下降,牛肌肉的大理石花纹不但不会减少,反而还会增加。”